欢迎访问上海沪荆建筑公司官网!

加固服务热线
134-02000333
021-20783088

新闻中心NEWS & EVENTS
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

021-20783088

联系人:王经理

手 机:134-02000333

邮 箱:343628549@qq.com

网 址:www.shjgu.com

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详细信息
梁加固说明
2021-1-6 13:48:40

梁加固说明


1 增大截面加固法

1. 1 增大截面法加固梁应根据梁的类型、截面形式、所处位置 及受力情况等的不同,采用相应的加固构造方式。

1. 2 仅梁底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且相差不多时,可只增加钢 筋而不增大混凝土截面。当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差较多时,钢 筋和混凝土截面应同时增大。对连续梁若梁顶负弯矩区受弯承 载力也不足时,可对支座负弯矩进行适度调幅,经调幅后梁顶 面负弯矩承载力仍不足时,应双面加固。当梁受剪截面过小或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过低必须箍筋和截面同时增大时,应采用包 套加固。

1. 3 梁新增受力钢筋应由计算确定,纵筋直径一般取》 φ16, 且不应小于 φ12 。箍筋直径一般取》 8mm,在规定的范围内应 加密,其加密区范围和间距应满足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 GB 50011-2010 的相关规定。

1. 4 新增钢筋与原混凝土之间的问隙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;新 增混凝土厚度应满足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 GB 50010-2010 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。

1. 5 新增混凝土强度应比原梁提高一级,且不应低于C20 。

1. 6 新增受力钢筋应设保护层,只增加钢筋时可以采用高强水 泥砂浆抹面保护。

1. 7 对于只增加钢筋不增大混凝土截面’情况,新增受力钢筋与 原钢筋间可采用短筋焊接连接,短筋直径不应小于 20mm ,长度 不小于 5d,短筋中距不应大于 500mm ,端部取250mmo

1. 8 混凝土围套加固箍筋应封间,单面或双面加固可采用 U形 箍, U形箍应与原箍筋焊接,焊缝长度:双面焊时不小于 5d,单 面焊时不小于 lOd;现浇梁顶板面U形箍亦可采用植筋锚固于

板。

1. 9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总则 1. 8 条的 相关规定。

1. 10 梁新增受力钢筋宜采用钻孔直通,并后灌胶粘剂。现场 无条件时,也可齐柱边直通。

2 外粘型钢加固法

2. 1 外粘型铜加固法对梁截面尺寸影响较小,承载力可大幅度 提高。

2. 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时,对于跨中正弯矩,可采用角钢 外包于梁底两角;对于 T 形截面连续梁梁顶负弯矩区,可采用 双扁钢外包。

2. 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时,可采用”缀板+螺杆”进行加固。 为形成封闭箍,构造上尚应辅之以角钢和垫板。

2. 4 外包钢规格应由计算确定,角钢的厚度不应小于如lffi ,肢 长不应小于 50mm;沿梁轴线方向应每隔一定距离用扁钢制作的 箍板或缀板与角钢焊接。当有楼板时,附加螺杆穿过楼板,与 U 形箍板焊接。

2. 5 箍板或缀板截面不应小于40 x 4mm,间距不应大于20r (r 为单根角钢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),且不应大于500mm;在节点区,其间距宜适当加密。

2. 6 外粘型钢的两端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,可采用穿孔螺栓 或组合型钢箍并配以锚栓的锚固方式。

2. 7 外粘型钢加固梁时,应将原构件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半径 r 》 7mm的圆角。

2. 8 外粘型钢的注胶应在型钢构架焊接完成后进行,胶缝厚度

宜控制在 3- Smm;局部允许有长度不大于 300mm 、厚度不大于 8mm的胶缝,但不得出现在角钢端部 600mm范围内。

2. 9 加固所用型钢表面(包括混凝土表面)应抹厚度不小于 25mm 的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(应加钢丝网防裂、防空鼓)作防护层。

3 粘贴钢板加固法

3. 1 粘贴钢板法加固梁是用胶粘剂将钢板粘贴于梁的上下受力 表面,用以补充梁的配筋量不足,达到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目的。

3. 2 粘贴钢板法较适合于梁的正截面受弯加固,尤其是简支梁; 斜截面受剪粘钢加固,因构造上较难处理,受力也不够理想, 较少采用。本图集推荐纤维布斜截面受剪加固法,正截面受弯 加固采用粘贴钢板沽,二者合用后简称复合加固法或综合法。 加固后结构构件,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,不应超过 40%。

3. 3 粘贴钢板法受力钢板规格应由计算确定,钢板层数宜为一 层。粘贴钢板法所用胶粘剂质量应可靠,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关 规范的要求。为保证加固质量,本图集对粘贴钢板法中主要受 力钢板,采用锚栓进行附加锚固。

3. 4 框架梁上下受弯纵向扁钢端部应有可靠锚固。对于梁顶钢 板,为避免柱子阻断,可齐柱边通长布置在梁有效翼缘内;边

跨尽端,应弯折向下贴于边梁,延伸长度应满足相关要求。梁 底钢板可采用封问式扁钢箍锚固于柱或采用” U形钢板箍+锚栓” 的方式锚固于梁端。


3. 5 框架梁受力钢板锚固连接中存在大量的现场配焊,为避免 高温对胶粘剂的不利影响,局部钢板不宜采用预粘工艺,可 采用后灌工艺。

3. 6 采用手工涂胶时,钢板直裁成多条粘贴,且钢板厚度不应 大于 Smm.

4 粘贴纤维布加固法

4. 1 粘贴纤维布加固法加固梁,是用胶粘剂将碳纤维、玻璃纤 维等复合纤维布粘贴于梁的受力表面,用以补充梁的配筋量不 足,达到提高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目 的。

4. 2 正截面受弯加固,纤维布的纤维方向应沿纵向贴于梁的受 拉面;斜截面受剪加固,纤维方向应沿横向环绕贴于梁周表面。 加固所用纤维布规格,包括面积质量、宽度、层数、弹性模量 及强度等,应由计算确定。加固后结构构件,其正截面受弯承 载力的提高幅度,不应超过40%。

4. 3 梁截面棱角应在粘贴前通过打磨加以圆化;圆化半径,对 于碳纤维不应小于 20mm,对于玻璃纤维不应小于 15mm。

4. 4 梁顶纵向纤维布,当无障碍时,可通长直接贴于梁顶面;当 有障碍时,可齐柱根贴在梁的有效翼缘内。纤维布在梁端应向 下弯折贴于端边梁侧面,其延伸长度应满足相关要求,转折处 以角钢压条压结,尽端以钢板压结。

4. 6 斜截面受剪环向纤维箍应问合,对于 T 形截面梁的锚固可 采用力口锚封问箍 , 即”穿板螺栓+连接箍板 + 压结角钢” ; 钢板 锚 U形箍,即”钢板压条+锚栓 II ;一般 U形箍 , 即采用纤维织物 作为压条。

5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

5. 1 体外预应力 加 固混凝土 梁的转向块 、 锚固块形式和布置应 根据既有建筑结构和体外预应力筋的布置选用。

5. 2 对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的梁,可采用预应力水平拉杆 进行加 固 ;正 截面和斜截面均需加固的梁,可采用下撑式预应 力拉杆进行加固。若工程需要,且构造条件允许,也可同 时采 用水平拉杆和下撑式拉杆进行加固 。

5. 3 相关加固方法的计算依据和构造措施应符合 《 混凝土结构 加固设计规范 》 G B 5 0 367 -200 6 和 《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 技术规程 》 JGJ /T 279 - 2 01 2 的规定 。

6 增设支点加固

6. 1 增设支点法加固梁,按支承结构受力性能的不同分刚性支 点加固法与弹性支点加固法两种 。设计时,应根据被加固梁的 构造特点和工作条件选用其中一种 。

6. 2 设计支撑结构或构件时,宜采用有预加力的方案 。 预加力 的大小,应以支座处被支顶构件表面不出现裂缝和不增设附加 钢筋为度 。

6. 3 新增支撑应与被加固梁有可靠的连接 , 本图集推荐采用型 钢套箍干式连接 。

6. 4 制作支撑结构和构件的材料,应根据被加固结构所处的环 境及使用要求确定 。 当在高湿度或高温环境中使用钢构件及其 连接时,应采用有效的防锈、隔热措施。

7 钢绞线网片-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圄法

7. 1 采用 钢绞线网片 一聚合物砂浆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前,应先 清理、修补原构件,并按聚合物砂浆产 品 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 行界面处理 。

7. 2 钢纹线网片应无破损、无死折、无散束,卡扣无开口、脱 落 , 主筋和横向筋间距均匀,表面不得涂有油脂、油漆等污物 。 网片主筋规格和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。 钢绞线网片表面聚合物 砂浆外加层的厚度,不应小于 25 mm , 也不宜大于 35mm。 当采用 镀辞钢纹线时,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 5 mm。

7. 3 钢纹线网片下料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说明和加固的具体部位 尺寸进行,下料尺寸应考虑钢纹线绷紧时的施工余量和端头错 开锚固的构造要求 。

7. 4 钢绞线网片主筋端部可采用!!拉环+U形卡具+配套胀栓”进 行锚固 。

7. 5 钢纹线网片与基材混凝土的固定可采用配套胀栓及U形卡 具,胀栓呈梅花形布置 。

7. 6 对于重要构件的加固,应选用改性环氧类聚合物砂浆;对 一般构件的加固可选用改性环氧类聚合物砂浆或改性丙烯酸醋 共聚物乳液配制的聚合物砂浆 。

7. 7 常温下,聚合物砂浆施工完毕 6 h 内,应采取可靠保湿养护 措施,养护时间不少于 7 d ,并应满足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时间 。

7. 8 钢纹线网片需要搭接时,沿主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 计要求,如设计未注明,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6 00mm ,且不应位 于受力较大位置。


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4-02000333

微信咨询
上海沪荆建筑公司
返回顶部